研究进展
  • 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在厕所粪污恶臭原位生物控制研究中获进展

    厕所粪污是恶臭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粪污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包括NH3、H2S等在内的大量恶臭气体,一方面降低了如厕过程的舒适度,另一方面散逸出的臭气也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原位生物控制技术来降低粪污恶臭气体的释放,是改善如厕环境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 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在污水处理的人工智能预测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污水处理行业属于十大碳排放行业之一,在当前污水处理行业提标改造的大背景下,其能耗将进一步增加,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势在必行。由于污水处理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时滞、强耦合等特点,目前基于人工经验的运行管理方式往往存在滞后性及不确定性,难以满足污水处理减污降碳新需求。近年来......

  • 成都生物所污染生物治理团队在污泥好氧堆肥过程氮素保留研究中获进展

    市政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产物,具有“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而好氧堆肥则是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污泥中氮含量较高,在堆肥过程中,尤其是高温期会产生大量NH3逸出堆体,造成严重的臭气污染和堆肥产品的氮素损失,这已成为污泥堆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 成都生物所在蜂蜜酵母回收沼液氮磷钾产单细胞蛋白研究获进展

    2022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80亿,人类对动物蛋白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大。在过去50年中,肉类产量增加了三倍多。现在,世界每年的肉类产量超过3.4亿吨。然而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 成都生物所在耐碱汉逊德巴利酵母利用高氨氮沼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中获进展

    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蛋白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由微生物(如微藻、细菌和真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被认为是传统动植物蛋白饲料的可持续性替代品。碳源和氮源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其费用一般占SCP生产总成本的45-75%。目前许多研究都集中在以工农业废弃物作为SCP生产的碳源,而对氮源的研究欠缺。廉价且高效的氮源是SCP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一环......

  • 在植物漆酶催化木质素单酚机理研究上获进展

    实验室王刚刚团队成功解析了ZmLac3蛋白晶体结构以及ZmLac3与两种木质素单酚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浮萍高效氮利用机制和无氮条件下高淀粉生物质生产研究取得进展

    浮萍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高等植物,对营养的需求较低,甚至可以在自来水或纯净水中生长。由于其高生物质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效吸收水体氮磷生长等特性,近年来作为一种在生物质能源开发、环境污染生物治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资源,备受学界关注。

  • 在镉污染稻田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针对稻田土壤镉污染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大平课题组在模拟的水稻种植环境下,分别添加了一株由实验室分离的具有镉耐受性且具有降低镉毒性潜力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phila)和油棕纤维制成的生物炭,分析不同添加剂对镉污染水稻土修复的效率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成都生物所在蔬菜废弃物中温厌氧消化失稳预警研究中获新进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作物的种植量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重降越来越大。蔬菜生产具有区域性和集中性,尤其在蔬菜生产基地、加工厂、中转运输站以及城镇农贸菜市场,会产生大量蔬菜废弃物。我国每年产生的蔬菜废弃物高达1亿t。蔬菜废弃物的特点是含水率和有 ...

  • 脱落酸(S-ABA)诱导植物抗病研究获进展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S-ABA)是植物五大内源激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海量研究报道表明, ABA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参与调节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适应生理过程,被称为植物“胁迫激素”。然而,有关ABA在抗病方面所起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